一、IF函數第1種用法:單條件判斷
目的:根據學生成績進行評價,語文成績大于等于60分,評價為及格,否則為不及格
公式:=IF(D3>=60,"及格","不及格")
說明:IF函數第1參數D3>=60表示的是假設【語文】成績是否大于等于60;第2參數"及格"表示的是語文成績大于等于60分的情況下返回的結果為及格;第3參數"不及格"表示的是語文成績小于60分的情況下返回的結果為不及格。
二、IF函數第2種用法:判斷預算是否超出
目的:判斷預算是否超出,當實際發生額大于預算額,則為超出,否則為未超出
公式:=IF(D3>C3,"超出","未超出")
說明:IF函數第1參數D3>C3表示的是假設【實際發生額】是否大于【預算額】;第2參數"超出"表示的是【實際發生額】大于【預算額】返回的結果為超出;第3參數"未超出"表示的是【實際發生額】小于等于【預算額】返回的結果為未超出。
三、IF函數第3種用法:計算加班補貼
目的:常規工作時長為8小時,當超過8小時按1小時20元補貼
公式:=IF(C3>8,(C3-8)*20,0)
說明:IF函數第1參數C3>8表示的是假設【工作時長】是否大于8小時;第2參數(C3-8)*20表示的是【工作時長】大于8小時,返回的結果為TRUE,也就是為加班,然后通過超過常規工作的時長乘以20;第3參數0表示的是小于等于8小時,返回的結果為FALSE,也就是未加班,得到加班補貼為0。
四、IF函數第4種用法:只顯示一種結果
目的:當員工季度考核分數在70分以下安排再次培訓
公式:=IF(C3<70,"培訓","")
說明:IF函數第1參數C3<70表示的是假設【考核分數】是否小于70;第2參數"培訓"表示的是【考核分數】小于70,返回的結果培訓;第3參數””表示的是【考核分數】大于等于70,返回的結果為“空白”的效果(輸入英文的雙引號)。
五、IF函數第5種用法:文本條件判斷
目的:當職位為銷售經理,差旅住宿費補貼800元,其他職位補貼500元
公式:=IF(C3="銷售經理",800,500)
說明:IF函數第1參數C3="銷售經理"表示的是假設【職位】為“銷售經理”(對于文本內容作為判斷條件時用比較運算符等于號判斷,表示的是相同);第2參數800表示的是假設【職位】為“銷售經理”,返回的結果800;第3參數500表示的是【職位】不是“銷售經理”,返回的結果為800。
六、IF函數第6種用法:多條件判斷計算業績提成
目的:計算業績提成,銷售額在15000以上,提成15%;銷售額在10000以上,提成10%;銷售額在5000以上,提成5%
公式:=IF(C3>15000,C3*15%,IF(C3>10000,C3*10%,C3*5%))
說明:多條件判斷需要用多個IF函數,首先第一個IF函數第1參數C3>15000表示的是假設【銷售額】在15000以上,則返回C3*15%的業績提成;第一個IF函數第1參數C3>10000表示的是假設【銷售額】在10000以上,則返回C3*10%的業績提成,最后根據兩個區間的業績情況比較剩下的業績提成是10%,也就是C3*5%。
七、IF函數第7種用法:文本轉數值條件判斷
目的:根據學生成績進行評價,語文成績大于等于60分,評價為及格,否則為不及格
公式:=IF(N(D3)>=60,"及格","不及格")
說明:IF函數第1參數N(D3)>=60是因為當前考試成績中有“缺考”,如果直接通過IF函數按照常規條件判斷,則會對于缺考的同學,也會給出“及格”的評價,所以此處嵌套N函數:轉化為數值后的值,這樣就對于“缺考”成績也會按照數值形式進行判斷;第2參數”及格”表示的是假設【語文】成績大于等于60,返回的結果為“及格”;第3參數“不及格”表示的是【語文】成績小于60,返回的結果為“不及格”。
八、IF函數第8種用法:多條件多層嵌套
目的:話費補貼標準,部門為銷售部的話費補貼且級別為A級補貼100元,B級200元,C級300元; 部門為企劃部的話費補貼且級別為A級補貼1000元,B級與 C級均為150元。
公式:=IF(C3="銷售部",IF(D3="A級",100,IF(D3="B級",200,300)),IF(C3="企劃部",IF(D3="A級",100,IF(D3="B級",150,150))))
說明:多條件判斷需要用多個IF函數,首先第一個IF函數判斷【部門】是否是“銷售部”也就是C3="銷售部",當時銷售部通過嵌套一個IF來判斷級別,當級別為“A級”補貼為100也就是D3="A級",100;當級別為“B級”補貼為200,級別為“C級”補貼300也就是D3="A級",200;接下來在通過IF判斷【部門】是否是“企劃部”也就是C3="企劃部";當級別為“A級”補貼為100,級別為“B級”和“C級”補貼150也就是D3="B級",150,150。
九、IF函數第9種用法:同時滿足多個條件判斷
目的:判斷學生考試是否通過,通過標準為:理論成績和實操成績同時大于等于60分即為通過,否則為不通過
公式:=IF(AND(D3>=60,E3>=60),"通過","不通過")
說明:對于同時滿足指定的多個條件判斷,可嵌套AND函數:表示多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才能返回“真”結果,若有其中一個條件不滿足的情況下全部都返回“假”結果,也就是AND(D3>=60,E3>=60),根據嵌套AND函數條件判斷,滿足時返回的結果為“通過”,不滿足時返回的結果為“不通過”,也就是最終公式=IF(AND(D3>=60,E3>=60),"通過","不通過")。
十、IF函數第10種用法: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判斷
目的:員工評優評選,銷量大于80或銷售額大于35000即為優秀評價標準
公式:=IF(OR(D3>80,E3>35000),"優秀","")
說明:對于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判斷,可嵌套OR函數:表示多個條件滿足其中一個的情況下才能返回“真”結果,若有所有條件都不滿足則返回“假”結果,也就是OR(D3>80,E3>35000),根據嵌套OR函數條件判斷,滿足其中一個條件時返回的結果為“優秀”,都不滿足時返回的結果為“空白”的效果,也就是最終公式IF(OR(D3>80,E3>35000),"優秀","")。
十一、IF函數第11種用法:與AND和OR搭配判斷
目的:判斷員工是否退休,男性員工且年齡達到60歲,則退休;女性員工且年齡達到55歲,則退休
公式:=IF(OR(AND(C3="男",D3>=60),AND(C3="女",D3>=55)),"退休","")
說明:函數參數AND(C3="男",D3>=60)表示判斷【性別】是否是“男”且【年齡】是否達到“60歲”;函數參數AND(C3="女",D3>=55表示判斷【性別】是否是“女”且【年齡】是否達到“55歲”;函數參數OR(AND(C3="男",D3>=60),AND(C3="女",D3>=55))表示判斷是否是男性員工且年齡達到60歲,或者是否是女性員工且年齡達到55歲。最后通過IF函數判斷得到結果為“退休”或留“空白”的效果。
十二、IF函數第12種用法:條件判斷求和
目的:計算銷售二部銷售額總和
公式:=SUM(IF(C3:C8="二部",D3:D8,""))
以上就是關于if函數怎么使用的相關內容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!